内容详情

最近有不少散户朋友问我,手里的闲钱想投股票,但搞不懂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到底有啥不一样。有人说港股估值低,便宜;有人说A股更稳,适合新手。今天我就结合这几年帮人分析股票的经验,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两者的核心区别,看完你就知道哪种更适合自己的钱袋子。

香港上市和A股上市有什么区别?核心差异解析

先看上市门槛:盈利要求差太远

A股和港股最直观的区别,就是企业想上市,门槛完全不一样。

A股这边,尤其是主板,对盈利要求卡得很严。比如主板上市,得连续三年盈利,净利润累计超过3000万,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——这就把很多早期不赚钱但有潜力的公司挡在门外了。创业板和科创板虽然松一些,但也得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,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这样的条件。

港股就不一样了,尤其是主板,根本不看盈利。只要公司业务稳定、有持续经营能力,哪怕还在亏损,也能上市。最典型的就是早年的互联网公司,比如京东、美团,上市前都亏了好几年,照样在港股敲钟。这也是为啥很多科技、生物医药公司喜欢去港股——人家不卡盈利,更看重未来的增长潜力。

说实话,我见过不少散户朋友,看到港股某只明星股上市就冲进去,结果不知道人家还没盈利,业绩一波动股价就暴跌,最后被套得死死的。这就是没搞懂两地上市门槛差异,把能上市和能赚钱画了等号。

市场里都是谁在玩?风格差太多

A股和港股的玩家构成,直接决定了市场风格。

A股里,散户占比高,机构虽然这几年在壮大,但散户交易量还是能占到一半左右。所以A股特别吃情绪和政策,比如出个新能源补贴政策,相关板块能连续涨一周;或者某只股票突然被游资盯上,能连着拉好几个涨停板。

港股呢?国际机构投资者占大头,比如外资投行、养老金、对冲基金,它们占了港股交易量的60%以上。这些机构看的不是短期情绪,而是公司基本面和全球宏观环境。所以港股波动往往跟着美股走——美联储加息,港股里的科技股可能跌;美元贬值,资金回流新兴市场,港股又可能涨。

举个例子,2023年美联储加息那波,A股虽然也跌,但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跌了快40%,就是因为里面全是外资重仓的科技股,人家一撤资,股价扛不住。这也是为啥我说,玩港股得顺便看看美股和美元指数,不然很容易摸不着头脑。

交易规则:一个稳字,一个野字

交易规则这块,散户最容易踩坑,我必须多说两句。

A股是T+1,当天买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,涨跌幅限制10%(ST股5%),这种规则其实是在保护散户,避免一天内亏太多。比如你追高买了一只股,当天就算跌了10%,至少还有第二天止损的机会。

港股就野多了:T+0,当天买当天就能卖,而且没有涨跌幅限制。听起来很自由?但对散户来说可能是陷阱。我见过有新手朋友,看到某只港股早盘涨了5%,冲进去想做个短线,结果下午突然出利空,直接跌了20%,当天卖了吧,亏20%;不卖吧,晚上美股再跌,第二天可能跌得更惨。而且港股还有收市竞价时段,下午4点到4点10分,最后几分钟股价能跳涨跳跌,很多散户没盯盘,收盘价直接和自己挂单差老远。

还有交易时间,A股是9:30-11:30、13:00-15:00,港股是9:30-12:00、13:00-16:00,中午休市1小时,下午多交易1小时,而且下午还有个早市尾盘和收市竞价,时间更复杂。散户要是没搞清楚,很容易错过买卖点。

估值和风险:一个贵得有道理,一个便宜有坑

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估值和风险。

A股整体估值比港股高,尤其是小盘股和题材股。比如A股的消费、医药板块,市盈率动不动30倍、50倍,港股同类公司可能只有10倍、20倍。很多散户觉得港股便宜,冲进去捡漏,结果发现便宜有便宜的道理——港股里的金融、地产股,市盈率常年5倍以下,但就是不涨,因为机构觉得这些行业增长空间有限,不愿意买。

风险方面,A股主要是政策风险和退市风险,比如某行业突然被反垄断,或者公司连续亏损被ST。但港股的风险更复杂:一是汇率风险,港股用港币结算,港币挂钩美元,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大的时候,你的收益会被汇率吃掉一块;二是老千股风险,港股里有些公司专门通过供股合股割散户韭菜——比如股价跌到1毛钱,公司来个10股合1股,股价变1块钱,然后再1股供10股,让你掏钱买新股,不买就亏,这种操作A股根本没有。

我之前帮一个朋友看港股,他买了只低价股,说才2毛钱一股,结果我用工具一查,这公司三年合股两次,供股三次,股价从10块钱合到2毛,坑了一堆散户。所以说,港股的便宜不能随便捡,得看清楚公司到底是估值洼地还是价值陷阱。

散户该怎么选?先搞懂信息差

聊了这么多区别,肯定有人问:那我该投A股还是港股?其实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。如果你喜欢稳健,没时间盯盘,A股更适合;如果你能承受高波动,愿意研究全球市场,港股可以试试。

但不管投哪边,散户最大的敌人永远是信息差——机构有研报、有数据、有资金,我们散户呢?靠新闻app刷消息?去股吧看大神分析?这些要么滞后,要么不靠谱。

我自己平时分析股票,会用希财舆情宝这个工具,它能解决散户的信息难题。比如你想知道一只港股是不是老千股,它的风险预警功能会实时抓取监管处罚、财务异常这些信息,提前标红提示;你纠结A股某只股值不值得买,它的AI舆情评分能从消息面、资金面、业绩面给股票打分,0-100分,多少分是正面,多少分是负面,一目了然。

最关键的是,它每天都有免费额度——比如舆情评分、研报解析、舆情报告,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。你想知道自己关注的股票在两地市场的舆情怎么样?机构给的评级是买入还是减持?搜微信小程序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,少踩一个坑,可能就把会员费赚回来了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不管A股还是港股,赚钱的核心是看懂再买。与其靠运气赌涨跌,不如花点时间搞懂规则和公司,用对工具缩小信息差。现在就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,每天免费看评分、看研报,慢慢你就会发现,原来赚钱没那么难。

1.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并都会标明作者或来源,如有侵权,请与我联系删除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