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
做股票顾问这些年,常被散户朋友问:ST股能不能买?有人说ST股波动大,抓住摘帽能翻倍,也有人亏了钱后叹气再也不碰ST,全是坑。说实话,ST股就像带刺的玫瑰——看着诱人,碰不好就会扎手。今天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,聊聊散户到底能不能买ST股票,以及怎么避开那些致命陷阱。

散户可以买ST股票吗?看懂风险和机会再决定

先得说清楚,ST股不是洪水猛兽,但绝对是高风险区域。所谓ST,是交易所对财务状况异常(比如连续两年亏损)或有其他风险的上市公司的特别处理,股票名称前加ST,每天涨跌幅限制5%。这种股票的风险点,散户必须刻在心里:

第一个坑是退市风险。如果公司连续三年亏损,或者财报造假、信息披露违规被查,可能被*ST,甚至退市。我见过有散户买了*ST股,没注意公司已经进入退市整理期,最后股价从几块钱跌到几毛,血本无归。

第二个坑是业绩雷扎堆。ST股的财务问题往往不只是亏损那么简单,可能藏着商誉减值、应收账款暴雷、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等暗雷。之前有只ST股,表面看年报扭亏,结果仔细一看,利润全靠卖资产做出来的,主营业务根本没改善,后来股价照样暴跌。

第三个坑是情绪炒作。ST股盘子小,容易被游资盯上,股价忽涨忽跌。散户追涨进去,很可能刚买就遇到主力出货,当天跌停,第二天继续跌,根本跑不掉。

当然,ST股也不是完全没机会。最常见的机会是摘帽预期——如果公司通过改善经营、资产重组等方式,把ST的帽子摘掉,股价往往会大涨。还有重组预期,比如有实力企业借壳上市,或者行业政策突然利好,都可能带动股价反弹。但这些机会,需要散户有火眼金睛,能从一堆垃圾里挑出真正有潜力的标的。

那散户如果实在想试试ST股,该怎么做?分享几个我自己总结的保命步骤:

第一步,先看戴帽原因。同样是ST,风险天差地别。如果只是因为行业周期导致短期亏损(比如猪周期底部的养殖企业),行业回暖后业绩可能反弹;但如果是因为财务造假、违规担保被ST,这种公司连机构都躲着走,散户更别碰。

第二步,扒开财报找真东西。别光看净利润正负,重点看扣非净利润(剔除卖资产等非经常性收益)、经营现金流(有没有真金白银流入)、负债情况(有没有高息负债压顶)。之前有只ST股,年报显示净利润转正,但扣非净利润还是负的,现金流持续为负,这种假扭亏很容易坑人。

第三步,盯紧风险信号。ST股的利空消息往往藏在细节里:比如监管立案调查、大股东违规减持、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(像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就很危险)。这些信息散落在公告、新闻、股吧里,以前我自己整理都头疼,得翻几十页公告,还怕漏掉关键信息。

说到这儿,忍不住提一句我现在常用的工具——希财舆情宝。不是推销,是真解决了我分析ST股时的信息焦虑。它有个风险预警提示功能,能实时抓取ST股的监管处罚、商誉减值、股东减持这些利空消息,直接汇总成清单。比如前阵子分析一只ST股,舆情宝里直接标红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(涉嫌信披违规),这种雷点一眼就能看到,省去了我挨个翻公告的时间。

而且它的舆情评分也挺实用。ST股的市场情绪很重要,评分0-100分,60分以下就得警惕。我见过一只ST股,舆情评分从30分慢慢回升到65分,后来才知道是公司引入了新投资方,这种趋势变化单看新闻很难察觉,但评分曲线能直观反映。

当然,工具只是辅助,最终还得自己判断。散户如果想尝试ST股,记住三不原则:不重仓(仓位别超过10%)、不追高(连续涨停后别接盘)、不抱侥幸(发现利空立刻止损,别等退市)。

最后说句实在话,大部分散户其实不适合碰ST股。如果实在想研究,至少先搞清楚风险在哪。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有免费体验,每天能看舆情报告和风险预警,不用一直盯盘,公众号还会推送紧急消息(比如公司突发利空),对散户挺友好的。想试试的朋友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,反正每天有免费额度,先看看再说。

总之,ST股能买,但绝对不能瞎买。看懂风险,做好功课,用对工具,才能在高风险里找机会——要是没把握,宁愿错过,也别踩雷。

1.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并都会标明作者或来源,如有侵权,请与我联系删除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